学校主页|管理入口
 
1 3 4
科学研究 首页 >> 科学研究 >> 正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通讯评审策略与态度的访谈研究

来源: 发表于:2021-03-22 15:32:08 文章点击数:[]

一、引言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以下简称“社科基金”)作为我国人文社科领域最高级别的研究基金,在哲学社会科学中起着导向性、权威性和示范性作用(周丽琴2015)。2016年社科基金项目有效申报28053项,公布立项课题3917项,平均立项率为14%,比上一年增加140项(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2016)。虽然社科基金的立项数量和资助经费逐年增加,但是项目申请成功并非易事。首先,项目要通过5个评委“盲评”,即通讯评审,才可进入“会评”。根据往年规定,盲评通过率只有25%左右,会评通过率为50%—60%。由于立项项目与职称晋升、岗位聘任、科研奖励紧密挂钩,不少项目申请者迫切希望能够更多了解“盲评”专家的评审标准及方法,以便提高项目申请的成功率。也有少数多次项目申请失败者抱怨评审过程不够透明,期望能有相关研究打开“黑箱”,助力项目申请。遗憾的是,现有少数研究仅聚焦社科基金的立项现状与分布(张永汀,刘风才2014)、学术资源配置(王永斌2011)、项目规划与管理(张国祚2009)、青年项目培育(周丽琴2015)等方面,与社科基金评审直接相关的研究尚未出现。有鉴于此,本研究采用深度访谈调查了社科基金通讯评审专家,探讨了解他们的评审策略与态度,以期为项目申请者提供指引帮助,为研究者的学术论文撰写、科研工作等提供启示。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

本研究主要探讨以下问题:

1.盲评专家采用什么策略进行评审?

2.盲评专家对评审持有什么态度?

3.盲评专家对项目申请者有何建议?

(二)受访对象

本研究通过方便抽样选取了14名受访对象,其中男性12名,女性2名。他们均为教授、博导,具有丰富的社科基金盲评经验,从事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领域研究。除各有1名受访对象来自日语和俄语语种,其余均来自英语语种。从地区分布来看,8名来自华北地区,3名来自华南地区,华中、西南和东北地区各1名。受访对象信息具体如表1所示。

注:访谈前未知受访对象是否有“盲评”经历,因此实际受访对象超过14人。

(三)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访谈问题的顺序,并对受访对象进行追问(Brinkmann & Kvale 2015;Bryman 2015)。由于受访对象来自不同地区;研究者采用电话和面谈两种访谈形式。访谈问题共15个,涉及4个方面:

1.评审经历(如:您参与过几次盲评?);

2.评审过程(如:拿到申请书后,您会怎么做?);

3.评审标准(如:您会从哪几个方面评审?);

4.评审建议(如:您对项目申请者有何建议?)。

(四)数据收集与分析

访谈前,研究者得到受访对象的录音许可,并承诺数据仅用于研究。每次访谈持续35—50分钟不等,总计约9小时。访谈结束前,研究者对访谈的重要信息进行总结,供受访对象查漏补缺。数据收集历时3周。

访谈数据逐字转录后生成131643字文本。数据分析是循环、递归的过程。研究者反复研读转写文本,采用内容分析法(Patton 2015)对数据进行深度加工,通过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的方式提炼主题,并进行一、二、三级编码,再根据编码选择代表性访谈片段作为支持例证。

三、研究结果与讨论

通讯评审社科基金项目时,评审专家须根据国家社科办提供的评审意见表(见表2)给每份申请书逐项打分,最高分为10分,最低分为3分,然后基于分数综合决定项目是否“入围”,即项目是否能够“出线”,参加“会评”。

盲评专家如何解读评审标准?在具体评审过程中,他们如何使用这些标准?以下聚焦探讨受访对象在评审过程中解读评审标准的策略、态度及其对项目申请者的建议。

(一)评审策略

访谈数据显示,所有受访专家对社科基金项目通讯评审意见表中的标准都非常熟悉,他们采用的策略大致可归为两类。一类是“一点淘汰法”,即只要不符合他们认定的关键标准,课题就被否定;另一类是“比较法”,即对看似同等条件的申请书,专家根据自己制定的优先顺序标准进行筛选,优中选优。

1.一点淘汰法

11名受访专家在首轮评阅时,采用“一点淘汰法”。他们根据什么关键标准来淘汰?根据访谈数据中主题的出现频次,涉及的标准主要有:选题新颖度、问题凸显度和参考文献质量。

“一点淘汰法”的采用在情理之中。评审专家一次通常要评审30份左右的申请书,只能从中选择25%“入围”。要淘汰75%,评审专家必须要有“狠心肠”,要有“刚性”标准。

(1)选题新颖度

受访专家认为,选题使他们获得对申请书的第一印象。所有受访专家强调,如果选题新颖、前沿,他们就有兴趣继续往下看,而已被研究过、缺乏创新性的选题一般会被直接淘汰。所谓新颖度,绝大多数受访专家认为是指目前尚未被研究过的问题,或者是对已有研究问题的新解读,如使用新理论、新方法、新视角、新材料等。

7号受访专家这样解释新颖度:新颖度可从几个方面来看。比如理论研究,第一要看理论框架,是不是使用新理论;第二要看视角,是否有新角度,如果大家都已经用过这种视角,我就担心做不出什么新东西;第三要看新方法;第四要看新材料,当然这个由项目本身决定,例如做史的研究必定需要新材料。

有3名受访专家特别强调,课题创新不等于“赶时髦”。有些选题为了吸引眼球,高谈阔论,并无实际内容,第一遍阅读就会被淘汰。最后,专家特别指出创新性有三点就足够了,写得过多既不现实,也会影响对课题可行性的判断。

选题不仅要新,还要遵循“需求原则”,即应“学术之需”和“社会之需”,具备理论创新意义和社会应用价值,这是社科基金项目应当遵循的首要原则和基本要求。11名受访专家明确表示,一个课题可以侧重理论或应用价值,不一定两者兼而有之。但是,3名受访专家坚持认为,课题必须同时具有理论和应用价值。

例如,10号受访专家强调:一是要有新意,但是新意出来以后,如果一点用处没有,这个项目也不能支持。另一种是应用性很强,有社会经济效益,但是学术性不强,也不行。所以说,作为社科基金项目要有两个条件:一个是学术意义,另一个是社会应用价值,两者缺一不可,每个项目需两者兼备。

简言之,选题不仅要“求新”,更要“求价值”,申请者可以“新题新做”,也可以“旧题新做”、“老题深做”。选题要考虑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意义,但是否需做到10号受访专家所说的两者兼而有之,我们认为主要由研究课题的性质决定,不能一概而论。

(2)问题凸显度

14名受访专家强调如果申请者没有问题意识,申请书未列出研究问题,就会直接出局。

例如,4号受访专家强调指出:问题意识是学术研究的灵魂……如果没有研究问题,便无法知道要研究什么,这样印象就很不好。懂得课题申报的人,一定懂得在一开始就提出问题,把自己的研究问题置于申报书最凸显的位置,因为它最重要、最核心。有的研究问题是隐含的,会使课题质量大打折扣。

对于研究问题,受访专家通常从“科学性”和“逻辑性”进行细致考察。所谓科学性,受访专家认为是指研究问题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如果问题缺乏理论基础,会被直接淘汰。所谓逻辑性,受访专家认为是指所提研究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之间不仅要有衔接,还要有层次。4名受访专家强调,提出的研究问题需具体,申请者要洞悉研究问题的实质,分析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而不是主观臆定层次。问题只有做到层次分明,才能有条不紊。有专家建议,申请者可提炼出主要研究问题和研究子问题,使研究问题之间的逻辑更加清晰,层次更加分明。

概言之,研究要以理论或事实为依据,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为根本任务。研究问题要层次性地展现,做到“主次分明”,客观反映彼此之间的秩序。

(3)参考文献质量

9名受访专家提到参考文献质量是重要的筛选标准,能够反映申请者的知识储备和对已有研究的掌握程度。根据受访专家提到的标准,参考文献出现以下情况课题就有可能被淘汰:参考文献陈旧,与申请课题相关的国内外重要文献缺乏,文献级别低等。

例如,6号受访专家这样说道:近3年的参考文献一定要有,经典的文献可以不是最新的,但一定要有。另外,文献要在国际上比较前沿,发表级别较高,不能只有国内的。

这表明参考文献的时效性、经典性、权威性和全面性都是盲评专家评判课题的重要标准,缺一不可。

2.比较法

在申请书看似同等优秀的条件下,受访专家采用“质量优先”比较策略。根据访谈数据中主题的出现频次,受访专家比较课题的依据主要包括:前期成果质量、研究设计精细度、文献综述详实度、语言规范等。

(1)前期成果质量

受访专家指出,前期成果是申请者学术积淀的外在表现,借助前期成果能够考察申请者是否具备承担项目的能力。所有受访专家特别强调,和单纯的数量相比,前期成果与申请课题的相关性、前期成果的发表级别等更为重要。相关性不仅要求前期成果与申请课题的内容相关,成果之间的相互关联和承接也十分重要。

对此,3号受访专家进行了解释:主要是看前期成果和申请课题有没有关联性,不一定题目完全相同,但是起码有一定程度的相关。有的前期成果确实不少,但从逻辑上看不出成果之间是否关联,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看不清申请者的学术方向,似乎在若干个领域里面,又不知擅长哪个领域。如果申请者一直在某个相对固定的领域,不管是在大杂志还是小杂志上发表成果,我就知道这位申请者在某个领域已有心得了,有发言权了,说明这是位有能力的研究者。

发表级别反映前期成果的质量,是申请者学术能力的表现形式之一。受访专家指出国内外主流刊物发表的文章或者知名出版社出版的专著会获得更高的认可。

7号受访专家还提到对研究型和综述型成果的看法:有时候从题目大致可以判断前期成果是综述,还是实质性研究。如果5篇文章都是对某个话题的综述,还是一个很小的问题,看起来都很泛,没有解决什么具体问题,那么课题的前期基础是不够的。如果前期成果和申请的课题有很大的关系,而且都是实质性研究,判断结果就会好一些。

这说明,受访专家更加看重成果的研究性和解决的实际问题。此外,我们询问了他们对成果数量的看法。绝大多数受访专家认为4篇和5篇同等级别的文章并无实质区别,与课题相关的成果数量更为重要。2名受访专家还提到如果课题特别新颖,即使只有1篇级别不高的成果也会得到认可。目前外语类学术期刊数量较少,受访专家认为如果要求过高,会扼杀新思想。1名专家特别谈及如果申请者出现研究转向,他们会根据申请者过去承担项目的级别、已发表文章或已出版专著的质量来推断其科研能力。这也反映了盲评专家会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2)研究设计精细度

研究设计是课题的整体规划,是开展研究工作的方略。访谈发现,受访专家一般会从研究的总体设计出发,对研究项目构成部分之间的逻辑性进行细致比较。4名擅长实证研究的受访专家在谈及研究设计时强调指出,研究对象、样本数量、抽样策略、数据采集方式、资料分析方法、预期结果等核心要素都应一一论述清楚。

其中,12号受访专家特别强调在描述研究方法时,需要体现针对性,具体说明使用什么方法解决哪个研究问题:应具体说明数据收集及分析方法。如果研究设计比较粗糙,没有明确说明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的关系,只是笼统地介绍研究使用某某方法,这种写法可以套用于任何一个实证研究,是无意义的。因此,需要具体说明什么方法解决哪一个研究问题,做到有针对性,也可绘制技术路线图,让专家一目了然。

这位受访专家的言语说明了研究设计内部要素之间明确逻辑关系的重要性,同时研究方法的选用要与研究问题相匹配,要有所指向,不能泛泛而谈。严谨的设计才能确保研究的信度和效度,减少研究误差。

(3)文献综述详实度

文献综述是学术研究的基石。在文献切题的基础上,受访专家强调文献综述要对重要的学术流派、学术观点、争论焦点、存在问题等进行梳理和归纳,简单罗列文献是远远不够的。2名专家特别强调要对前期文献进行评价,分析前期研究的不足之处,找出研究空白,与前期研究对接。

例如,14号受访专家这样说道:文献综述不是简单的介绍,而是立足于前期研究,做出自己的判断:他们的贡献在哪里,不足又在哪里?然后,从前期研究的不足入手来论述提出的问题,这就是以问题为导向,也是推进学术创新。否则,研究是什么呢?正因为前期研究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新的课题研究能往前推进所属领域的研究。

好的文献综述应当包含“综”、“梳”、“述”、“评”,做到“综中有述”、“述中有评”。申请者须对前期研究以及该领域的新动态、新发展进行全面深入分析,并且提出自己的见解。

(4)语言规范性

受访专家强调申请书填写应使用学术语言,做到简洁、准确和客观。然而,学术语言并不一定就是晦涩难懂。有10名受访专家认为,如果申请者能够用简洁的语言将意思表达清楚,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例如,1号受访专家指出:我通常会比较谁的语言更加细致、准确,谁的表达更具体。

4号受访专家说道:首尾连贯,思路清楚,选词用句都很重要。

还有1名从事语言本体研究的专家建议,语言本体研究比较抽象,在表述语言现象时需要使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可通过语例来解释抽象的语言现象。

最后,专家还会对申请书的排版、文献格式、行款格式、错别字、标点等进行比较来判断申请者态度是否认真、严谨。

例如,3号受访专家提到:有的申请书内容乱七八糟,连做学问的基本格式要求都没搞清楚,这反映科研还没有起步,是不可能过的。

再如11号受访专家强调:字体大小、行间距、全角半角也蛮重要……有些申请书很干净,就像看见一个干净的人,你会觉得很舒服……我会借此判断申请者做学问是不是很细致、认真、严谨。

受访专家的这些意见表明,好的申请书要经过反复打磨,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首尾连贯,同时语言还要简洁,不拖泥带水。这些细节都能反映申请者的学术态度和学术水平。逻辑不清、语言漏洞百出的论证材料很难令人相信申请者能够做出优质的学术成果。

(二)专家对项目评审的态度

访谈数据主要从两方面揭示了盲评专家评审项目认真、严谨的态度:(1)完成评审任务的过程;(2)处理“不十分熟悉”的课题,即属于自己领域又与自己研究路子不完全相同的课题。

1.评审过程

虽然绝大多数受访专家采用三轮评审制,但他们的评审过程并不完全相同。8名专家采用“排除法”,按照自己的标准首先淘汰最不符合要求的申请书。3名通过“择优法”筛选出优质项目。2名使用“分类排除法”,按照项目的新颖度将其划分归入“高”、“中”、“低”组,然后逐个淘汰。1名使用“排序法”,根据质量对项目从好到差进行排序。评审的过程尽管不完全一致,但相同的是:他们态度都很认真,一丝不苟。

例如,10号受访专家参与过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后期资助项目及重大项目评审,具有10年评审经验,他坦诚说道:我从心底佩服老师们花了这么多的力气做科研项目,给学术做贡献,为国家服务。但是,国家的项目名额有限,不能都给予资助,因此必须要格外慎重、认真。……评审都是匿名的,作为专家,不能有护犊子的心态。如果有偏见,长此以往会影响学术生态平衡,那么就连评委本身都应该被淘汰。虽然有时很难抉择,很纠结,也很痛苦,但是确实是哪个项目合适就给哪个。

12号受访专家特别提到:作为专家,我总是想着人家写一份申请书很不容易,我不能莫名其妙把人家毙掉。我尽量看得仔细一点,认真一点,尊重人家的劳动,不会马虎对待。

事实上,受访的所有专家都与10号、12号专家一样,把评审看成一项“神圣”的任务,充分认识到课题申请与申请者的“命运”紧密相连,应慎而又慎,对每位申请者给予应有的尊重。

2.“不十分熟悉”课题和研究方法的处理

受访专家坦言,在评审材料时,时而会碰到属于自己研究领域但不是最熟悉的课题。在这种情况下,12名受访者表示他们会查阅相关资料,把问题搞清楚,以防误判。他们也为自己在这一评审过程中学到新知识而感到高兴。

至于研究方法,受访专家指出,有时课题申请者可能对自己采用的方法并不熟悉或者并不擅长,但研究方法无好坏之分,以解决研究问题为根本要务。7名专家倾向使用混合法,通过多维数据揭示研究问题的不同侧面。1名专家在谈及质化法时强调,如果社科基金项目只有一两个个案作为研究对象,显然是不够的。还有2名专家提及有的申请者对量化法存在错误认识,以为研究只要有了数字的装点就是量化法。

(三)对项目申请者的建议

受访专家基于他们多年的评审经验,饱含深情地对项目申请者提出诸多建议。限于篇幅,我们从中归纳出6个主要建议,望能有益于项目申请和科学研究。

1.做真学问,真做学问

科学研究以追求真理为根本目标。做真学问就是要把问题作为研究的起点,以问题为导向。“真”是指与学科紧密相关的重要问题,是能促进我国学术发展的问题。真做学问是指不哗众取宠、追赶时髦、急功近利,不东拼西凑、粗制滥造。真做学问要以创新为永恒的主题,否则研究就会显得苍白无力。

2.持之以恒,孜孜不倦学术

研究有耕耘才会有收获。科学研究需要研究者首先有一个持久的研究兴趣和一个相对稳定的方向,坚持不懈地在自己的研究领域钻研下去,厚积薄发。项目申请同样如此,不能因一两次失败而放弃,要坚持申请,谦逊求实。

3.适当选题,量力而为

在选题时,申请者需要把握好课题的广度和深度,要与学位论文有所区别。选题的广度即问题涉及的范围,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选题过大,需要组织的内容繁多,研究重点、难点难以驾驭,最终会因力不胜任而导致课题中途流产或失败。如果选题太小,则容易被同类课题涵盖,影响力受限,课题难以申请成功。选题的深度是指课题的难易程度。申请者应根据自身客观条件量力而为。选题如果过难,脱离实际,会无法完成。当然,选题也不能降低要求,选择一些随手可得的题目,可预见的结果是第一轮评审就被淘汰出局。

4.开门见山,提出问题

为了便于盲评专家快速抓住课题的核心内容,写好申请书的第一句话、第一段十分重要。申请者应开门见山提出研究问题,简要说明研究意义及新意。研究问题需明确陈述,不能泛泛而谈。除此之外,专家还指出有的课题研究问题列了六七个,归纳起来就3个左右,由此建议研究问题一般不超过5个,并注意研究问题之间的层次性。

5.有备而来,成竹在胸

项目申请应早做准备,不能临时抱佛脚。社科基金项目的周期一般为3年,项目从构思、设计到数据收集需花费大量精力与时间,因此需要提前准备,早做计划。填写申请书时,建议具体写明前期已做的准备工作、收集的数据和当前的初步发现,这样不仅能给评审专家留下深刻的印象,也能为研究争取更多的时间。

6.注重细节,认真对待

填写申请书时,语言要简明,各部分的比重要合理,段落之间要有层次感,不建议出现大段文字。一般一个段落控制在10行以内,否则会显得臃肿。段落组织要设有小节和标题,重点内容可用粗体标示,一目了然。项目的重点、难点尽量不超过3个,重点太多就不再有重点,难点太多则会降低课题的可行性。

四、结语

本研究通过对部分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领域社科基金盲评专家的深度访谈,调查了解他们在盲评过程中采用的策略、持有的态度和对项目申请的建议。研究表明,受访专家的评审策略和态度体现了社科基金评审标准,他们对评审标准的详细解读有助于项目申请者理解盲评过程和标准,提高项目申请的成功率。回顾研究的全过程,令我们感动的是,受访专家在百忙之中接受了我们的访谈,与我们无私交流和分享了他们关于学术研究的认知、态度及选题与写作的宝贵经验。这些经验不仅对课题申请实有裨益,更是对如何成长为优秀学者具有重要启示。

需要指出的是,本研究有两点不足之处。第一,访谈对象覆盖面欠广。研究只访谈了14名专家,且来自同一学科。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扩大访谈对象范围,同时调查不同学科的专家,再将新的研究结果与本次结果进行比较,进一步将盲评专家策略和态度概念化。第二,访谈获得的只是专家自我报告数据,而研究对象的自我描述不一定能够百分百反映真实情况。要得到准确、客观的数据,最好采用“有声思维”,即让盲评专家边评审边说出自己的想法。不过这种方法实际实施起来会有一定难度,因为盲评专家须遵循保密原则。但是,就本研究获得的数据而言,受访专家所谈内容发自肺腑,不存在故意“拔高”或“装饰”自己的现象。


版权所有:四川文理学院 科技处办公地址: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塔石路中段519号(莲湖校区)办公电话:0818-279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