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巴讲坛第二十四讲:魏辅文院士主讲“生态文明和生物多样性保护”
来源: 发表于:2021-05-08 08:46:00 文章点击数:[]
4月30日,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保护生物学家魏辅文院士应邀作客“秦巴讲坛”第二十四讲,作“生态文明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专题学术报告。党委书记王成端教授主持报告会,在家校领导、部分二级单位负责人和师生代表、达州市直机关领导和嘉宾等300余人到会聆听。
党委书记王成端主持报告会
魏辅文院士首先结合自身求学经历,讲述了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从事生物保护研究工作的历程。从最初漫长艰苦的野外调查记录到创新研究,他把宏基因组学和比较基因组学等新技术、新方法引入到生物保护研究中。其次,魏院士介绍了什么是生态文明,并从全球生物多样性持续下降出发,结合自己多年来在生物学和基因组学上获得的卓越研究成果以及2050“天人合一”生物多样性保护概念框架,阐述了生态系统多样性和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的严峻形势,介绍了我国以“生态保护红线、生态修复重大工程和生态效益评估”等为代表的政策举措所取得的成就。他从国宝大熊猫的生物学特征入手,介绍了大熊猫悠久的演化历史,指出大大熊猫是演化生物学、保护生物学最理想的研究模型,并从基因组学、形态学、生理学、肠道微生物、行为学等多角度分享了大熊猫保护的最新研究进展。
魏辅文院士作“生态文明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学术报告
魏院士结合自己多年在保护生物学领域的经历,鼓励师生要坚持思考、勇于创新、争做唯一,并希望大家踏实肯干,努力成才。
王成端总结指出,魏院士引用大量的数据、图片和案例深入浅出地阐释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内涵,以及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具体目标和具体措施。并以“天人合一”的生态文明思想,介绍了以国宝大熊猫为代表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和所取得的成就。去年11月,魏院士基于“天人合一”的新理念提出了生物多样性保护2020到2050新愿景与概念框架,这是我们为世界贡献的生态多样性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智慧、中国力量,必将促进缔约国更好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这充分展现了中国科学家的担当和风采,值得我们认真学习。
魏辅文院士简介:
保护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兼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中国动物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生态学会副理事长、国际保护生物学会中国分会主席。2001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2年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2004年入选人事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201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8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2018年获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2019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一)。魏辅文院士长期从事濒危动物保护生物学研究,他围绕物种濒危和适应性演化机制科学难题,以大熊猫为研究模型,取得系列重要突破性进展,是国际上濒危动物保护基因组学和宏基因组学研究的主要开拓者,率先提出了保护宏基因组学和保护演化生物学新分支学科。其重要代表性研究成果分别发表在Science, Nature, Nature Genetics, PNAS, Current Biology, Science Advances, 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 Trends in Microbiology, Trends in Genetics, Ecology, Molecular Ecology, Functional Ecology, Conservation Biology, Biological Conservation, Conservation Letters等期刊上,得到Nature、Science等著名杂志和Discovery频道、BBC、路透社等知名媒体广泛报道和评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