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红梅副教授和学子们探讨“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主体性模式的构建”
来源: 发表于:2016-05-10 10:32:38 文章点击数:[]
曹老师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主体性模式的内涵、具体内容、基本形式三个方面为同学们作了深入剖析。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主体性模式的内涵包括:主体、主体性和主体能力、道德教育模式、大学生道德教育主体性模式等。曹老师指出,主体是相对客体而言的,具有自主性、能动性、超越性等特性,主题要根据大学生的主体需要来确定,需要是人的本性,这有助于激发大学生的直接动力。曹老师总结提出了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主体模式有三种,即价值引导模式、实践体验模式、感悟建构模式。其中,价值引导是基础,实践体验和感悟构建是升华,实践体验又是价值引导和感悟构建的桥梁,三者是一个联系的整体。曹老师指出“要使大学生道德教育主体性模式得以贯彻实施,就必须使价值引导、实践体验、感悟构建三种基本模式形成一个紧密配合的统一体”。
在提问互动环节,同学们纷纷向曹老师请教自己的问题,曹老师耐心、细致的为同学们作答。整个过程中,曹老师结合大量事例,深入浅出地为同学们进行讲解,使这个原本高深的学术问题变得简单易懂。曹老师以过硬的专业知识和严谨的治学态度折服了在座师生,大家对其报以热烈的掌声。
大学生作为大学思想道德教育的主体,是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密切关注的对象。对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主体性模式建构的研究与发展,将促进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进一步创新,提高思想道德教育实效,有利于从总体上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供稿: 杨洋 初审:刘春辉 审稿:科技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