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民族大学赵心愚教授应邀来我校讲学
来源: 发表于:2016-05-06 09:58:19 文章点击数:[]
5月5日晚19点,西南民族大学原校长、第八批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博士生导师赵心愚教授在学术报告B厅为我校师生作题为“清代治藏战略的转变——评18世纪初清在康区东部设置土司的行动”的学术报告。报告由副校长李壮成教授主持。
报告中,赵心愚教授首先对研究18世纪初康区土司设置所用史料的问题进行澄清,即,《清史稿》及嘉庆《四川通志》等文献距清政府在康区东部设置土司之时相隔已远,其记述存在一定的错讹,应谨慎使用,相较之下,雍正《四川通志》因其距史实较近则较为可信。随后,赵心愚教授从三个方面对18世纪初清政府在康区东部设置土司的行动展开剖析。他指出,“西炉之役”之前,蒙古和硕特部或以蒙藏联合政权的形式已经将康区牢牢控制,清政府出于国家稳定之考虑未对其采取刺激性措施。后双方矛盾逐级加剧,最终导致康熙帝对该地区采取军事行动。清政府“西炉之役”后,通过派遣驻军、开辟驿道、修筑路桥等措施加强了对打箭炉地区的控制,而其中最为关键举措便是在康区设立土司。总体而言,清政府在打箭炉地区设置土司的行动遵循“求稳不求快”的原则,逐步实现对康区的有效控制。赵心愚教授总结指出,清政府在康区设置土司,对治理西藏影响深远,唯有将此历史事件放置于治藏的大视野下才能洞悉其重要性。
李壮成副校长对赵心愚教授的学术讲座表达了谢意。他指出,赵心愚教授学术功底扎实,治学严谨,讲座内容引人入胜,而其所传递的“以史为鉴”的精神更具启迪意义。
供稿:张涛 审稿:徐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