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管理入口
 
1 3 4
科研动态 首页 >> 科研动态 >> 正文

汪成慧教授作“从‘一带一路’看中俄服饰文化差异”讲座

来源: 发表于:2017-10-17 16:40:42 文章点击数:[]

          1016日晚7点,省高校基础外语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四川文理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学术带头人、首届教学名师汪成慧教授于莲湖校区学术报告厅B厅为文传学子带来学术讲座,此次讲座主题为 “从‘一带一路’看中俄服饰文化差异”。此次讲座由文传学院副院长加晓昕教授主持,文传学院党总支书记赵定贵出席了本次讲座。文学与传播学院两百余名学生到场聆听讲座。

 讲座伊始,汪成慧教授首先以中俄多年友好往来情况引入讲座,详细地介绍了“一带一路”对于国与国、人与人之间的积极作用。汪教授讲述了中俄服饰文化的差异,着重介绍中俄服饰的内涵差异:中国服饰讲究礼与美的和谐,而俄国服饰讲究理性曲线美,强调自由与和谐的对立。之后汪教授讲述了中俄服饰色彩的不同,并引用马克思的名言“色彩的感觉是一种美感中最大众化的形式”阐述了色彩对于服饰美的诠释。中国古代服饰色彩倾向于青、黄、赤、白、黑等正色,虽重视色彩,但更偏重伦理。而俄罗斯服饰色彩鲜艳,偏重感情,对比强烈,还具体介绍了俄罗斯人对于红黄白黑的不同理解,从而得出俄罗斯人服饰色彩多样的特点。

紧接着,汪成慧教授对中俄服饰图案的形状进行了阐述:中式服饰多是飞禽走兽、山峦亭阁、四季花卉等风格俱全且带有文化底蕴的纹饰图案;而俄罗斯服则为太阳纹、三角形、十字形、圆形等具有宗教意义且色彩对比强烈的图案。关于中俄服饰理念方面,汪教授认为中国服饰着装观念注重“合礼”,一是“合身份”,二是“合场合”,中国人着装讲究东方式矜持,注重表现人的精神、神韵、气质之美,不注重人体曲线,更注重群体意识;而俄罗斯服饰主要突出人性美,显长掩短,追求人体美,显示外倾、外显及外向的特征,强调个性以及三维空间效果。

汪教授将中俄服饰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与“一带一路”进行结合阐释,她认为中国服饰审美文化以黄河文明为基础,具有“原体”意识,强调均衡、对称、统一的造型方法,追求精神寓意和文化品位,具有舒适平淡中庸的美学特点。汪教授认为通过对中俄服饰文化的比较,适度借鉴,有利于继承发扬中华服饰审美理念,共创世界服饰潮流服饰文化!

讲座尾声,加晓昕副院长对汪教授带来的精彩讲座表达了衷心的感谢,并对这次讲座进行了简单总结,加副院长提出传承服饰文化,必须加强服饰的中外交流与合作,面向世界,保持民族特色,吸取外来有益成分,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最后,此次讲座在全场师生的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

                                                                                               撰稿:何瑞

 

 

版权所有:四川文理学院 科技处办公地址: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塔石路中段519号(莲湖校区)办公电话:0818-2393756